從來如此,便對么?
這是魯迅先生《狂人日記》中的一句話
從1918年,仿佛吶喊至今
說個故事,
說有個小女孩,每次媽媽燉肉,她都發現媽媽把肉的兩邊先切掉,然后放另外一個碗里,她忍不住好奇,問媽媽為什么?媽媽說
因為我的媽媽,就是這樣做的,我們都要聽媽媽的話喔~
雖回答了小孩,但媽媽也突然好奇了,她向小孩的外婆問到,外婆回答
“我也不清楚,因為我也跟老媽學的,有樣學樣啊”
于是媽媽向小孩的曾祖母問道,曾祖母說
“因為以前窮啦。我們家的鍋特別的小,肉放不進去的,所以要切”
現實里,無論生活還是工作中,這類“守規矩”的小故事比比皆是
這世界上,從來不缺“墨守成規”之人
也從來不缺那頑固不化的“傳統”之事
以下的文字,預計15分鐘讀完,我們會從幾個小口子,把室內家裝行業小部分的遮羞布撕開,后期我們會一點點,把天窗打開,把亮話說明了。
望這篇寫實的原創文章,能讓業主更了解我們這行。讓同行的同仁們,堅定前行
不痛,卻癢的地方
行業里,有段順口溜:
“掛橫幅,放鞭炮,沒有王老吉?那就加多寶??寸R頭,笑一笑,蘋果堆的不要倒,豎起拇指拍合照,喝完飲料先別跑,請神不來不重要,主要微信打廣告,夸一夸公司,點贊下領導”
{圣旨駕到,道士念經,鋸木燒柴,財神駕到,紅酒禮炮,美女熱舞,燒香祭祖}
這就是國內裝修市場上,大部分“作品”落地的,第一天
業主不理解,為什么,非要在我家里掛橫幅擺場做祭拜
真是他們所說的風水?
員工不理解,為什么非要把蘋果,放在塵土飛揚的拆除現場拍個照
真是他們所說的營銷?
設計從業者,在這種環境體制的熏陶下”出爐“的設計作品,它的整個思考和落地過程,真的都不虛?很高標準的務實又人性化?
要是真有一個神,真有一個佛,因裝飾公司的祭拜而來,俯瞰著這“敬意”
那哪里還會有這么多業主的投訴抱怨,苦不堪言呢?
{我們的“暖”標準}
你有什么資格”也“占這便宜
不知道大家
是否有考慮過關于“小區廣告收入費”的問題
{小區里各類廣告}
這一年年里,利用我們家而積累的“廣告費”,我拿到手了嗎?
先普及些知識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九百四十三條
物業服務人應當定期將服務的事項、負責人員、質量要求、收費項目、收費標準、履行情況,以及維修資金使用情況、業主共有部分的經營與收益情況等以合理方式向業主公開并向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報告。
知道了吧?
小區的任何房屋樓道,公攤面積的經營類廣告過程中,所有的收入是歸業主所有。
更不用說是室內了
那么,
裝修公司在我家打廣告,我們家也還免費?
{各種裝飾公司的廣告膜}
這些生意人
堂而皇之的在業主家貼滿廣告
你問為什么要貼,他們會統一的說辭:為了保護你們家安全
你再問為什么要有你們公司的廣告,他們會統一的說辭:這又沒什么,大家都這樣
從來如此,便對么?
遇到不計較的業主,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的算了,施工好即可
若遇到計較的業主,并且也沒施工好呢,堵不堵心呢。。。
“儂腦子瓦特了!我家花了錢裝修喔,好了伐,不僅沒裝修好,我還給儂掙錢了啦,儂小赤佬的還在我家樓梯口啊電梯里滴,門窗上貼的到處都是儂公司,儂給我廣告費了啦?憑什么???物業欺負我,儂也欺負我???當阿拉壽缺西???!“
{網絡上業主們的擔憂提問}
我們也想問問同行啊,
我們有什么資格也占這小便宜?
你陪著業主在電梯里,一起罵著物業啊,亂打廣告
然后出了電梯,更明目張膽,室內外的亂打著廣告
耍小聰明的營銷,真丑。
我們對待業主,對待企業最適合的態度就是
在身份上尊重業主
在人格上平視業主
從始至終,不能把業主的家當成生意
從始至終,企業的事,都是追求口碑
{我們的“暖”標準}
嘴里的全包
口袋的錢包
先解釋一個詞:
回扣
這兩個字的意思
是指賣方,在帳外暗中退給介紹單位或者介紹人的商品價款的一部分
但它并沒有起到讓利或降價的作用,甚至還很可能抬高價格
成為回扣的那部分商品價款,很大程度上是買方原來的財產,只不過
在雙方的串通之下,通過商品購銷活動,這部分財產經過迂回之后,進入了介紹單位或者介紹人的錢包
不多解釋了
我們再繞到裝飾公司來
裝飾公司的常規報價,有兩種模式
一種是全包,一種是半包
哪種模式選擇的人多呢?
我們在寫這個話題前,在今年2021年的3月~4月份,悄悄做了整整一個月的內部化的市場調研,咨詢了南京市區整整300個行業內的從業者
其中裝飾公司人員90位,80位輔材材料商,110位主材材料商,還有20位施工工人
若是他們自己家裝修,他們會選擇全包還是半包?
此次真實的調研數據是:
這300個行業內的人里面
考慮全包的,5個人(1.6%)
考慮半包的,80個人(26.7%)
其余剩下的,215個人,是選擇包清工,自己找工人施工(71.7%)
那如果業主你不是本行業的,在咨詢裝飾公司時,一般會得到什么推薦?
是全包
對應的話術會有很多,比如告訴你,會省心省力不用煩神,全包銜接好,整體設計好看啊等等等等
反正就是,你最好連個碗都要在我這購買
什么意思?
意思是,我們自己可以不選,但你們不能
自己都不選,但逼著外行選
這行業能可持續發展的很好?
我們從幾個身份角度分析下:
首先是從主材行業角度來看,是非常不利的
裝飾公司大操大辦,材料商你呢,不入場裝飾公司吧,他們是不讓業主單獨在市場上購買,你就少了很多條銷售渠道。
業主單獨購買了吧,他們肯定又想辦法攪黃,誘逼業主選擇場內合作的材料商。
你不僅和同行建材競爭,跟線上馬云競爭,你還和裝飾公司競爭。
而場內合作的材料商,雖然有了穩定的合作,但更有苦說不出吧?你懂的
從業主角度來看,現在沒必要了。
首先主材產品,你只能在裝飾公司里選擇吧,主材產品的售后,裝飾公司就是中間人,轉達售后而已
精力方面,很多時候因為涉及錢,涉及設計,都必須要業主親臨現場的選擇
錢方面,你也因為他們的彎彎繞繞,套路連連的,被迫的給出裝飾公司所謂的,省心不煩神的錢。
而這份錢,現在的材料市場真的可以省下來,又有小區團購,又有商場活動
而關系到設計方面,業主更不應該反過來操心的
你找了設計師,設計師就應該不管什么全包半包,還是純設計的,都全力配合,完成作品。
那么從設計師的角度分析看呢
更很不好!
錢,不用多明說吧,都公司老板賺了
那我們圖個名吧。但你若是設計師,你干了超過2~3年后,你還會覺得,公司場內的那零零散散的品牌,會在市場上大面積的推廣開你?你不反過來擔心下,因為這幾個公司合作的品牌,反而影響了材料圈中的我嗎?
自己掂量下
那我們設計師,圖個設計吧
那你就更自己騙自己了。材料市場越來越精細劃分,品種品牌的更新換代,而你因為公司的指定產品安排,有的還就幾個出樣的必須推薦下,
你真覺得能媲美整個市場上產品?設計真的很完美?
上一篇:國內裝飾裝修行業市場分析
未能查詢到您想要的產品